|
心理学:别动不动给别人讲道理,那只不过是你自己的经验心理学:别动不动给别人讲道理,那只不过是你自己的经验九霄心理05-07 15:51优质创作者关注 ![]() 打开百度APP,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作者:九霄云客 人,忌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是人的本能,目的是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优越感。但是无形中却干涉了对方的主观独立性,因为你向对方讲一堆道理,无疑是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。可是,别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凭什么要按照你预想的那样发展呢?因此,别动不动就给别人讲道理,那只不过是你自己的经验。别人勉强应和着,会让别人很难堪;别人不听你的道理,难堪的是你自己。 当前年轻人的心态,是希望完全按照自己主观意愿生活,从而拒绝所有试图给自己讲“人生道理”的人。所以,你那么卖力地给别人讲道理,别人一个字都不会听。只有当你遇到愿意向你虚心请教的人,你才有了用武之地。此时,别人至少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来请教,不至于让你太过难堪。而你,也可以毫无顾虑地把自己总结的经验,统统传授给对方。 两种经验值得推敲 1、过时的经验 过时的经验不要拿来就用,需要反复推敲。不管这些过时的经验是如果获得的,它都不能够完全适用于当下的环境了。心理学中最忌讳的就是用过去的经验,来处理当下问题。这样会导致一种现象,你永远都是以一个小孩子的状态,应对面临的各种问题。然后就会显得特别幼稚,心智不成熟。用过时的经验来应对当前场景,且不说能否解决问题,更糟糕的情况会得到相反的结果。面对同一个问题,小时这样做可能是对的,但是长大后还这样做就错了。 2、别人的经验 别人的经验不要拿来就用,需要反复推敲。还记得小马过河的故事吗,它想要告诉你的就是,别人的经验不要拿来就用,需要看是否适合自己。每个人的境遇都是不一样的,如果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,那么在其他条件缺失的情况下,你仍然无法达到你的目的。同样的道理,你用自己的经验来教授别人,别人也不一定适用。反向推理也成立:你认为走不通的路,别人走不一定走不通。 年纪轻轻,千万别太相信经验 当你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,你发现课本上大部分的东西都是没用的。这是因为你太相信经验了,却放弃了自己最具优势的知识储备。课本上的知识可以看作是工具,而生活中的经验,只不过是从这些工具中,选出了几把最为常用的罢了。那些看上去很冷门的工具,却没有人去使用它。大部分人以求稳的心态,选择了常用的工具,却对那些冷门工具置之不理。心理学的建议是,年纪轻轻别太相信经验,你有无限的可能性,区区几条经验就能限制你吗? 如果你越看重经验,你做事情可能就会越优柔寡断。这对你的成长,无疑是一种限制。经验尽管是一种方便、快捷的途径,但是不一定每次都管用。那么,年轻人应该对经验,报以怎样的态度呢? 1、经验必须是自己亲自体验过的 你可能会被身边许多人灌输许多经验,但是这些经验都是别人的。想要变为你自己的经验,就必须反复地尝试。只有经过你自己亲自体验过之后,你才能够知道哪些经验是适合你的,你用起来才越顺手。如果你的经验统统是拿来主义,那么是经不起推敲的。对你的生活,也没有多少现实意义。反而会影响你自己的成长,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累赘。 2、经验必须是最新的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经得起时间的推敲,事物每天都在发生变化,你今天证实可行的经验,明天或许就不可行了。还抱着你五年前、十年前的经验不放,那么你只能是墨守成规、故步自封。你需要时时刻刻更新自己的经验储备,并且时刻对过时的经验报以怀疑的态度,这样才能够保证你每天都在成长,每天都在进步。 3、经验不是尝试一两次就行得通的 想要获得一种新的经验,只是草率地尝试一两次是行不通的。课本上有太多太多的道理,经过了数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实验的结果。如果你不能够完全消化这些经验的操作方式,仅仅在一两次失败后就放弃,那么你就无法真正使用这些经验。习惯性放弃的人,既不会习得任何经验,也不愿承认任何经验的正确性。他们做事全凭一股子运气,成功了就是运气好,失败了就是运气不好。举报/反馈 上一篇:朋友再好,六种忙不能帮 |